close

[論文解析系列(六)-為什麼不建議使用短效散瞳劑(Tropicamide)來防止孩子的度數走向近視化發展?]

首先小編要解釋一下我下的標題:什麼叫近視化?

近視化可不是只有從沒近視變成近視而已喔!近視度數增加,或是遠視度數減少,都算是近視化發展。

在眼藥水方面,目前近視控制的臨床研究上較有充份證據的當屬長效散瞳劑-阿托品(Atropine)莫屬了。

但是在長效的作用下也伴隨著畏光的不適,有可能降低孩子的遵從度,因此有些家長會覺得:「那我們何不點短效就好呢?」

真的點短效就可以嗎?短效的成效如何?我們來看看下面的兩篇研究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首先是1981年,J. Theodore Schwartz的一個雙胞胎研究。

主題為:Results of a monozygotic cotwin control study on a treatment for myopia.

全文:https://goo.gl/Qgepmp

(中譯為==>單卵雙胞胎的近視治療對照的研究結果。)

研究中,共紀錄了25對雙胞胎為期3.5年的數據,每半年追蹤一次,其中13對男孩及12對女孩,平均的起始年齡則為11.2歲。

研究分為兩個組別:

‧實驗組使用複方療法,於「睡前」施點1%的短效[散瞳劑/睫狀肌麻痺劑](Tropicamide),並於白天使用加入125度(+1.25D)的雙焦點眼鏡。
‧對照組則僅給予一個單焦點普通框架眼鏡。

-

研究結果中的重要圖表,礙於版面問題僅討論以下兩張,其餘有興趣的讀者請自行查看全文:

41514532_352022962006639_5770598139123728384_n.jpg

圖表1/Figure 1:列出了實驗組(-2.33D)及對照組(-2.22D)的研究起始平均等效球面度數,每個雙胞胎為雙眼的平均。

註:等效球面度數=球面度數+一半散光,本文球面泛指近視。

41651862_352022982006637_3267779086377811968_n.jpg

圖表2/Figure 2:顯示出兩個組別平均的度數進展,虛線是作者根據某文獻列出的預期進展,最後兩個組別都沒有達到的這樣的進展,並且兩組間沒有顯著差異。

-----

另一篇則是「台灣之光」,由台大醫院施永豐醫師等人做的一個研究,發表於1999年,既然是台灣的研究,便沒有種族差異的問題了,可信度相當高。

主題為: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tropine on Controlling Myopia in Myopic Children

全文:(小編仍在尋找網路資源中,找到後補上。)

(中譯為==>近視學童使用不同濃度的阿托品藥水對控制近視的影響。)

研究中,統計了186名(原先招募200名,但排除14名失聯的)年齡介於6-13歲,沒有斜弱視的孩子,孩子們隨機給予不同濃度的阿托品眼藥水或是對照組治療。藥水以「每晚」施點一次為主。

篩選條件中,近視度數介於50度至675度(-0.50D~-6.75D),散光小於200度(-2.00D),不等視也小於200度。研究開始前所有孩子都進行了完整的眼科檢查,包含最佳矯正視力、睫狀肌麻痺驗光、眼底檢查、裂隙燈檢查,並於兩年內每三個月評估一次度數。

註:睫狀肌麻痺驗光為使用1%的Tropicamide每五分鐘連續點三次,第三次後等待半小時後使用自動驗光機(Auto-Refractor)測量,並以等效球面度數(spherical equivalent)做計算。

註:等效球面度數=球面度數+一半散光,本文球面泛指近視。

研究分為以下組別:
‧0.5%阿托品(Atropine)實驗組:由於藥效太強可能視近困難,建議配戴雙焦點眼鏡。
‧0.25%阿托品(Atropine)實驗組:藥效稍強,建議使用不足75度(0.75D)矯正。
‧0.1%阿托品(Atropine)實驗組:建議使用足度矯正(Full correction)。
‧0.5%短效散瞳劑(Tropicamide)則為對照組。

評估標準為每年的度數變化,研究中定義一年增加超過100度(-1.00D)視為快速進展,25度以內(-0.25D)則為沒有進展。

-

研究結果:

41520565_352023002006635_2237124202492592128_n.jpg

圖表1/Figure 1:橫軸為經過月數,縱軸則為增加度數(1D=100度)。可以看到使用短效散瞳劑的對照組增加速度最快,且獨成一檔,三組實驗組則較慢。

41717124_352023035339965_4073762246734381056_o.jpg

表格1/Table 1:列出各組的近視增加比例,可以看到一年增加25度以下的比例,短效散瞳劑為最低,僅有8%,而一年增加100度以上的比例,短效散瞳劑則為最高,高達44%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看完上述兩篇研究之後,小編想做的討論:

首先我們可以發現不論在任何研究中,短效散瞳劑都僅是做為初始或追蹤時的驗光檢查前用藥,並沒有用來做近視控制,理由很簡單,因為續航力太差。

從第一篇研究可以發現[單焦眼鏡VS雙焦眼鏡+短效散瞳劑],跟過去多篇研究中的[單焦眼鏡VS雙焦眼鏡]的結果是差不多的,藥水基本上沒有起到什麼作用。

一般我們施點短效散瞳劑,約在半小時後、兩小時內達到藥效頂峰,隨後便開始逐漸衰退,最晚於6~8小時後完全失效,而這6~8小時也剛好是孩子的睡眠時間,講白一點就是「點了跟沒點一樣」,不會有害,但也不會有幫助,在白天失效的情況下,完全無法幫助孩子維持看近的用眼距離。

至於不在睡眠前施點呢?或許能有些微幫助,但尚無有力的證據能證明,且短效散瞳劑普遍為高濃度,在醒著的時間使用則更容易增加孩子的不適感,此外,家長必須頻繁的點藥維持療效也很不切實際。

必須要使用藥水治療的時候(不論是預防近視或是控制近視),除非對藥物過敏,否則建議能使用長效散瞳劑/阿托品為主,若有嚴重的畏光不適或視近困難的現象,請跟您的眼科醫師做協調,視情況調降濃度或是從低濃度開始使用,就算市面上最低濃度的阿托品,續航力也大於8小時。而近年來的研究發現,0.1%以下的低濃度阿托品,只要在做足光學矯正的前提下,依然具有夠強大的療效。

然而還是要再提醒家長們,近視是「多因性」的,雖然阿托品對控制近視有不錯的效果,但僅是一個輔助控度的方式,仍不能認為點完藥就沒事了,該做足的光學矯正,以及良好用眼習慣的養成,都是不可缺少的。

#藥水輔助
#近視控制
#視力保健

※本文同步分享於:由臨床實證看視力保健Facebook粉絲專頁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視力保健臨床實證 的頭像
    視力保健臨床實證

    由臨床實證看視力保健

    視力保健臨床實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